Finit-ARC: 让你的 Arch Linux 4 秒启动!

感谢 YCF 兄 在 twitter 上的推荐。 Finit-ARC 是什么呢?这是一个加快 Linux 系统启动的程序,它的前身是大名鼎鼎的 fast-init。 我们知道,通常 Linux 启动是靠脚本来控制的,这可能是 /etc/rc.sysinit,大家知道,Shell 脚本是解释性的,速度很慢(相对编译性的语言来说),那么,何不用一种编译性的语言来操纵系统的启动呢? Finit_ARC 就是基于这一原理,它采用纯 C 语言写成,设置环境变量等等操作所调用的都是系统的 API,还有一些使用 system() 函数执行的程序,并且处理的时候还用了多进程,这样效率岂不是有很大的提高? 是的,经过实验,使用 Finit_ARC 启动的电脑,从 GRUB 到 Shell 登录,可能达到只需要 3–5 秒! 请注意:Finit-ARC 目前还是 Beta 版本,并且只能用于 Arch Linux! 那么,怎样安装 Finit-ARC...

Blogspot 绑定域名的方法

昨天购买了域名 kissuki.com,但是怎么跟 Blogspot 绑定起来却是个问题。 开始的想法是 301 重定向,由于 Godaddy 的重定向在国内不能用(不知道为啥,用代理也不能用),于是用了 Godaddy 的虚拟主机进行了重定向,然而费了半天劲,重定向的效果并不理想。 主要就是重定向之后,地址栏的域名还是 Blogspot 的域名,那域名不是白换了? 查了半天资料,总算找到 Blogspot 绑定域名的方法(以下内容参考 自定义域发布Google Blogger ): 1.登录Blogger后台,点击“设置”->“发布” 2.点击“自定义域”->“高级设置”,输入绑定的域,比如我输入的是: www.kissuki.com 3.进入域名管理后台,增加一个CNAME别名设置,使你的域指向 ghs.google.com 最后,等待域名解析生效。 至此,域名绑定就完成了,至于以后被不被 wall,那就看 RP 了~

今天在 Godaddy 注册了一个域名~kissuki.com~

现在注册域名真是便宜啊,首年才 $2.19!用的是 199DOMAIN 这个优惠码,呵呵,本来只用 $1.99 就够了,还加了 20 cents 的税…… 觉得自己的网名没什么特色,虽然 ivenvd.com 也是空着的,但是还是没有注册,最终选择了 kissuki。kiss 不用说了,这是我博客的站点名嘛。uki 是什么呢?这个是来自日语“suki“,两个连在一块,看起来还蛮顺眼的…… 现在设置上还有点问题,Godaddy 的设置太繁杂了,加上全英文,对于我这样看惯英文网站的人来说都晕的要死…… 好在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,不少网友又是贴图又是翻译的成果,总算没让我出太大岔子。 现在域名重定向还有点问题,重定向之后,页面的链接还是我的,这可不好,再研究研究~ Godaddy 还提供了虚拟主机,有 FTP 可以用,虽然据说有广告,不过用来学习一下 PHP 之类的应该足够了。 唉,相比国内的域名服务,我真想说一句:资本主义真是万恶啊!!!

Arch Linux 五月份的时事传报(Newsletter)

又是一个月过去了,五月的 Newsletter 首先回顾了四月份所发生的事,比如升级时需要注意的问题,媒体对 Arch Linux 的看法等等,然后照旧访问了一位开发者 Hugo Doria,在社区亮点中,有一些关于 Trusted User 的信息,在最后,是一些实用的 Diff 的技巧,不容错过哦~ 点击这里进入本月的 Arch Linux Newsletter

Windows 7 安装好啦,秀一下~

同志们,请听本台记者从 Windows 7 发来的报道!一如 twitter 上所言 ,本人现在正处于另一个伟大操作系统 Windows 7 的环境下。 什么是 Windows 7?呃,这个话题跳过。 呵呵,其实上次在家的时候已经在虚拟机里面装过 Win 7了,不过毕竟是虚拟机,性能有限,不能使用 Aero,也不能体验 Windows 7 的真实速度。 这次看到 RC 中文版来了,赶紧以 10 M/s 的速度下载下来,然后决定把硬盘上原来的 XP 干掉,安 Win 7 试试。 说实话,开始对 Win 7 不抱啥希望,或者说对我的硬件不抱希望,可能我对 Windows 一直比较守旧,思想还停留在 Vista 刚出的阶段…… 结果安装好了之后,发现...

轻松建立 Ubuntu/Debian 源镜像

服务器上的源是 Debian 的,考虑到学校里面已经没有多少人使用 Debian,而使用 Ubuntu 来做推广显然更加合适,同学们遇到什么问题,也可以得到更好的支持,于是决定把 Debian 源换成 Ubuntu 的。 建立源,当然要用 rsync ,不过这里并非直接使用,而是用的 Debian 官网提供的一段脚本,叫做 anonftpsync,加上 cron 作为定时任务做成的。 cron 是 Linux 下的计划任务工具,可以按每小时、每天、每星期、每月执行任务,支持多用户多设置,很是方便。往下看之前,确认你安装了 rsync,并且开启了 cron 守护程序。 下面说一下步骤: 首先,建立源目录。如果想放在 FTP 服务器上,应该建立在 FTP 目录里,比如: $ mkdir /home/ftp/ubuntu 由于脚本的需要,最好建立一个文件夹来记录最后同步的时间: $ mkdir -p /home/ftp/ubuntu/project/trace/ 然后建立脚本...

使用 PyGTK 和 Cairo 编写一个简单的时钟

呵呵,其实说这个是个自定义控件也不为过。 先介绍一下 Cairo:Cairo 是一套提供设备独立的矢量图形 API 的二维图形库,支持很多不同的后端,如果可能的话,还可以使用硬件加速绘图。Cairo 是用 C 语言编写的,但是提供了很多其他语言的绑定,Factor, Haskell, Lua, Perl, Python, Ruby, Scheme, Smalltalk 等等。Cairo 基于 LGPL 和 MPL 双许可,这意味着你可以用它开发闭源软件。Cairo 是自由软件。 关于 Cairo 的更多详情,可以参照 维基百科 。 Cairo 的使用方法很简单,跟中学时学习的 LOGO 语言差不多,这里用 GTK+ 编写一个时钟出来。 首先,建立一个窗口。GTK+ 提供了一个专门用来画图的控件 DrawingArea,我们继承它,建立一个类 CairoDrwa,并且把一个对象加到窗口上去。虽然 GTK+ 本身提供了不少绘图功能,不过这里只说...

GNOME 基金会需要你的帮助!

亲爱的基金会成员: 2009 年的年度预算已经出来了。在过去的两年,GNOME 基金会通过获得捐款,都得到了不错的盈余。因此,我们也得以扩展 GNOME 相关的活动事件。去年我们有幸通过雇用德高望重的 Stormy Peters 作为我们的行政主管,大大增加了基金会对成员们的价值。当这件事被决定时,没有人能够预见到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和它给我们的产业带来的影响。 虽然 Stormy 正试图拉更多的赞助,而我们也足够在本预算周期内付给她工资,我们还是想,如果没有大量稳定的捐献的话,除非我们减少活动预算,否则我们恐怕没有办法将行政主管留在工资单上了。 经济持续的大规模动荡起伏,我们也只能逆来顺受,同时寻找最好的办法来为我们的成员们服务。比起把这段低迷时期看成勒紧要带的时期,我更愿把它看成社区为未来而赌注的机会,告诉大家,我们并不仅仅靠公司的金库来发展 GNOME。 如果你以前没有捐助过 GNOME,现在是时候开始了,赶快成为 Friend of GNOME 或者通过其他任意的捐赠级别捐赠吧。如果你正在捐助,看看你是否每月能够捐助更多一点点。每一点点都很重要。要知道这些资金是会用到 Hackfest 和本地会议上的。这些资金也被用于给那些为了 GNOME 发展更好而制定策略的兼职、全职员工支付工资。 基金会已经为我们服务很多年了,不论这次经济危机的结果如何,它也将继续服务下去。真正遗憾的事是无法没有资金留住 Stormy。Stormy 在督促我们完成现有项目、开启新项目、挖掘新的资金渠道方面贡献不凡,即使是在现在的经济氛围下也是如此。现在失去 Stormy,就像空有一架新飞机,却没有把跑道建得足够长来让它降落一样。Stormy 的至关重要已经显而易见了。可以说,没有她,基金会在行使它的职责时就没有那么大的效力。 请到 Friends of GNOME 网站 http://www.gnome.org/friends/ 进行捐助,我们现在需要您的帮助。捐助将帮助我们更快地进行 GNOME 的开发,而有了捐助,我们的付费员工也将使我们更有效力。你能捐助的任何东西都将保证 GNOME 基金会继续做出更好地工作。...

使用 gitk 跟踪 git 项目源代码

看源代码是学习编程最快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,在 Linux 开源的大环境下,研究源代码就更加容易了。面对一个大一点的项目,我们可能无从下手,那么,何不从其雏形阶段开始研究呢? 我现在就在研究 Tualatrix 兄的 ubuntu-tweak 的源代码,以前 ubuntu-tweak 托管于 Google Code 的时候,Google Code 对各版本差异分析得很清楚,然而转向 github 之后,限于网速,看起来很不方便。 有什么跟踪本地 git 项目源代码的工具呢?diff 显然不是最好的方法,尤其涉及到文件移位之类的问题时。 Tualatrix 兄用的是 gitg ,可是我用起来总是感觉缺点什么的样子,而且经常会莫名其妙的崩溃。偶然看 git 官方文档时,认识了 gitk,似乎是官方提供的工具,用起来真是越来越顺手。 先看一下两个软件的对比图: gitk 基于 tk/tcl,所以用之前要安装这两个包,由于是官方软件,安装 git 时就会自动安装,不必另行安装。 从图中可以看出,基于 Gtk+ 的 gitg 界面更加漂亮,代码差异的彩色背景更加显眼,相比之下,基于 tk...

让 Arch Linux 也使用 Ubuntu 9.04 的新通知机制

看到 TualatriX 兄在 Gentoo 下使用 Ubuntu 的新通知机制 notify-osd ,心里很痒啊,在 Arch 下能不能用呢? 首先想到的是看看 TX 兄是怎么改的,不过没用过 Gentoo,Ebuild 也看不出所以然来,想自己改是不可能了。 Google 一下吧,“arch linux notify-osd”,晕,发现 AUR 里面已经有了,还不止一个…… $ yaourt notify-osd 1 aur/banshee- notify-osd 1.4.3-3 (15)     Patched banshee version for notify-osd 2 aur/gajim- notify-osd...